珠峰保護區功能日趨完善 顏值大美

发布时间:阅读次数:

中國西藏網訊 “因為有了它我們這裡變得美麗,有了它我們這裡隨處可見野生動物,有了它我們這裡做到了合理開發利用,處處以環境保護優先”。
 
 
△“珠峰雪豹保護中心”在野外布的紅外自動觸發照相機拍攝的雪豹圖像
 
  說起如今的珠峰保護區,16年來一直默默在聶拉木縣從事珠峰保護區基層一線工作的達瓦旦增感到很欣慰。
 
  珠峰保護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2004年2月11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加入了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它是以保護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極高山生態系統,原始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以及半乾旱荒漠灌叢、草原生態系統和豐富多彩的藏族歷史文化遺產等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地處中國西藏自治區西南隅與尼泊爾交界處,位於北緯27°48′——29°19′,東經84°27′——88°。全區總面積達33819平方公里。保護區行政轄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吉隆縣、聶拉木縣和定結縣。
 
  從2001年開始接觸保護區第一線的工作,達瓦旦增經歷了保護區的發展。他說,起初的保護區是西藏第一個建立起來的自然保護區,沒有可借鑒之處,我們保護區自然環境特殊、生物資源非常豐富,但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自然保護區內及周邊人口眾多,保護區與當地社區發展的關係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比較科學的解決方法。
 
  為了人與自然更好的和諧相處,保護區在各種組織的幫助下引進了社區共管的管理辦法,開始了保護區社區培訓。特別是,自2009年以來,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兩級林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珠峰保護區管理局與萬科公益基金會、潘得巴協會合作,從社區生計轉換、濕地保護和社區共管三個角度開展社區保護項目,以“項目換保護”的原則,在不破壞珠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爭取珠峰保護區內的社區居民參與相關項目的選擇、設計和建設全過程。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實現珠峰保護區內的社區參與式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共贏。
 
  珠峰保護區自建立以來,以多種形式加強環境保護教育,努力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西藏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宗嘎說:“過去十年來珠峰保護區未發生任何一起亂捕濫獵、濫砍亂伐等違規違法案件。”其實,環境保護意識與藏民族“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傳統文化理念不謀而合,宗嘎解釋說。
 
  據記者了解,過去十年保護區以多種形式對保護區內外的群眾開展環境保護與教育,通過向國內外遊客散發宣傳單和宣傳卡;舉辦村民培訓班、走村串戶宣傳農戶等多種形式,向公眾宣傳《自然保護區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森林防火知識。
 
  珠峰保護區在實施“雪豹保護計劃”過程中,給老百姓講解各種生物在生態系統和食物鏈中的獨特調節作用和物種對老百姓生活的意義。
 
  保護區為了使區內群眾和遊客更加直觀地了解珠峰保護區,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環境保護知識,編印了數萬份圖文並茂的藏、漢雙語版環保宣傳海報、科普讀物,拍攝了集自然景觀、野生動植物、歷史文化遺址和環保知識為一體的珠峰保護區專題片免費提供給公眾。先後在廣東省博物館、日喀則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地球第三級的生靈——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生態文化圖片展》。
 
  尤其是《西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造成公民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補償辦法》實施以來,珠峰保護區的農牧民因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財產人員傷害給予了一定的補償,有效提高了群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積極性。當地群眾直接或間接參與保護區生態保護,並發表自己的意見建議,使得保護區工作的群眾基礎、時效性和科學性不斷提升。如今保護區內10餘萬農牧民已經成為保護和建設珠峰的一支重要的民間力量。
 
  西藏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宗嘎在珠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十年評估會上表示,珠峰保護區在學習、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自然保護區管理經驗的同時緊密結合珠峰地區的實際,探索和總結獨具珠峰特色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在保護與發展實踐中,有效的保護了區內自然資源,促進了生態保護和社區經濟協調發展,保護珍稀動物及其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和經驗,實現了珠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平穩健康發展。
 
  政策、法規、管理體系不斷健全
 
  日喀則市政府所屬的珠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珠峰、江村和脫壟溝等7個核心保護區建立了13個管理站或進山檢查站,並配備了了一支以藏族為主體的幹部職工管理隊伍。
 
  自然保護區發展已納入西藏社會經濟總體發展規劃。
 
  珠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編製了《珠峰示範自然保護區實施方案》《珠峰自然保護區總體發展規劃》《珠峰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總體發展規劃》等,為保護區可持續發展編製了宏偉的藍圖。
 
  保護區配套建設不斷完善
 
  1993年啟動完成了定日、定結、聶拉木三縣管理分局及定結日屋、聶拉木德斯崗管理站建設工程。
 
  2009年啟動了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對珠峰地區5906公頃濕地進行封育,4461.1公頃天然濕地得到了有效恢復。
 
  2012年啟動了主要保護工程、科研宣傳工程和局(站)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等二期工程建設。
 
  2013——2015年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強了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金的補助力度。
 
  2016年實施了總建築面積為1404.84平方米(20套)周轉房建設工程。
 
  申報了2016年中央財政林業專項資金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項目。對保護區及周邊1km範圍內的近11499.64公頃耕地開展生態效益補償試點,並建立9個投食點,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以黑頸鶴為主的候鳥棲息地安全和保護,對退化的濕地生態系統通過人工種草等進行生態修復。
 
  生態系統明顯改善
 
  據初步統計,珠峰保護區現已記錄陸生野生脊椎動物30目93科491種,比建區初期增加29種。高等植物從建區初期的2348種,增加至2550種,增加新紀錄202種。
 
  近些年,保護區內拍攝到的大量影像顯示,核心區域豹、喜馬拉雅塔爾羊、黑熊、棕熊、馬來熊、長尾葉猴、獼猴、斑羚、棕尾紅稚、紅胸角稚等野生動物出沒頻繁。
 
  黑頸鶴在海拔4300M左右的珠峰北坡朋曲和葉如河流域濕地繁殖後代,其保護成效十分顯著。
 
  珠峰建區之初,曾有一次粗略的調查統計,珠峰的雪豹種群數量大約100隻(羅尼•傑克遜Rodney Jackson,1994),經過三年的長期研究和監測,初步判定珠峰雪豹的種群數量已達165-229隻左右,呈增長趨勢。
 
  保護區建立初期,森林面積有5516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4.85%;從2007年開始在保護區實施林木全面禁伐。經森林資源二類森林現狀調查,保護區森林面積已達600488.76公頃、森林覆蓋率17.3%,蓄積量為21164981立方米,實現了雙增長。
 
  修復、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成效顯著
 
  據現有調查資料,珠峰自然保護區共有歷史文化遺產40餘處。珠峰保護區建立以來非常重視保護區內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依靠國際合作、寺廟與群眾集資的形式,搶救性修復保護區內世界最高的寺廟絨布寺,以及帕巴寺、協格爾曲德寺、朗果寺、扎嘎爾達索寺和培傑林寺等珍貴的歷史文化舊址和宗教寺廟。並把修復與旅遊景點建設結合起來,讓歷史文化景觀造福當地人民。
 
  生態保護和社區經濟協調發展
 
  自1995年以來,保護區通過各種途徑為當地農牧民提供廚師、嚮導、語言、旅遊紀念品開發和家庭旅館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技能培訓,引導農牧民從事生態旅遊服務和邊境小額貿易等第三產業。
 
  據最新統計,2016年,珠峰景區接待海內外遊客12萬人次,是1995年的22倍,增長1256.26%,當年實現生態旅遊收入3000餘萬元。(中國西藏網 文/賈華加)


目的地

西藏旅游景点
拉萨旅游景点
林芝旅游景点
日喀则旅游景点
转经筒
山南旅游景点
昌都旅游景点
那曲旅游景点
阿里旅游景点

↑热搜词:珠峰 布达拉宫 纳木错 川藏线
快速查询您将去西藏旅游的天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欢迎美国的朋友来西藏旅游!

購物車

購物車當前 0 商品.
小計 : ¥0RMB
 結帳
語言: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mobile/手机版    貨幣: 
0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30-22:30

选择以下的方式马上沟通:

客服
热线

189-0891-0321
7 X 24小时客服服务电话

微信
客服

官方微信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