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西藏民俗-萌绘藏地风情

发布时间:阅读次数:

漫话西藏民俗,萌绘藏地风情,领略雪域美景,品味圣地天堂。
题:西藏越野车俱乐部
文:达叔   《漫话西藏民俗》
绘图:才吉大人 《萌绘藏地》
西藏摄绘主义工作室
才吉大人:自画像
2016您好,扎西德勒~
 
藏族:
        
      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是青康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是跨境民族,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省(康藏高原)、青海,此外云南滇西北、甘肃甘南等地区也有分布。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历新年:买年货
       藏历新年前置办年货,是藏家一项很重要的年前准备工作。
  以拉萨冲赛康和八廓街为主的西藏各大节日市场都会异常的繁荣。家里无论是主妇还是男人们,也都会根据家中过年所需,在市场上大淘一番。
  跟着妈妈上街是最开心的事情,因为妈妈总会在置办年货之余,给孩子们也顺手买一下小零食。
  年味在这一刻总是爆棚。 
藏历新年:大扫除
      藏历新年前,藏族人家皆会进行全面彻底地大扫除。
  这一天,家中无论老小,全部出动,尽己所能地为干干净净、整整洁洁地迎接新年的到来做出自己的劳动贡献。
  爸爸是总指挥、妈妈负责洗洗涮涮、孩子们担负着扫地抹桌倒垃圾。
  劳动中,各自不时聊着工作生活中的轻松话题。说到幽默处,个个笑得人仰马翻。
  欢快中,劳动会在晚上收尾,看着窗明几净、一家人康健快乐,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
  忙累的一天,但是脸上总是绽放着会心的微笑。 
藏历新年:风干肉
 
    每年“甘丹昂确”之后的两周里、农历冬至左右,藏历也就入了九(冬天里最冷的时候开始了)。
 
  这时,牧区也进入冬宰期,市场上也会多了很多牦牛肉。
 
  家家户户准备“风干肉”的时候也来临了。
  因为,只有天气够冷,风干出来的牦牛肉味道才会更加松脆而纯正。
 
  买回家的肉,经过“庖丁解牛”式的处理,切成肉条晾在自家院落中通风、阴冷的角落里。如果天气给力,不出两个月,足以让风干肉新鲜出炉。   每每此季,兄弟姐妹们就会背着大人们,出门进屋之时,偷偷提前摘下一二,藏在自己口袋里作为冬日里的最佳零食。   当然,在父母的组织下,全家一起下肉之时,便可大胆地、美美地、光明磊落地吃上几口啦!   更多的,等过年,家家户户的客厅待客之食,都少不了它!   届时,大块儿朵颐便是!
藏历新年:炸卡赛
 
      “卡塞”:藏语,油炸面果子,藏民族在藏历新年里不可或缺的零食。
 
  每年藏历新年临近,藏族人家便会找一个稍闲的日子,一家人齐心协力完成炸“卡塞”的任务,是为家里备下年货的重要活动之一。   记忆里,爸爸总是围着锅台上的油锅转,妈妈和姐妹们都会一起和面、做出各种花色的面果子,兄弟们总是对刚出锅的“卡塞”垂涎觊觎。   从这一天开始,生活里也开始处处溢满浓浓的年味儿。   这一美好的画面,深深印在人们心底那最温暖的角落里。   如今,更多的人家,很少自行开火制作“卡塞”,而是选择在市场购买现成品。   如此温馨的场景和画面正渐入记忆而不再。   当有一天你发现“卡塞”越来越不好吃,不再是童年里那个香香的味道,且依恋过去一家人围在厨房里那些其乐融融的画面时,是否倡议:“我一起自己炸起来!”
风马:隆达,藏语音译,指风马旗。图中为风马旗的一种——“风马片”。主要用作对天神、山神、赞神和龙神以及佛事祭祀活动时祭献抛撒的吉祥物,也可作为供奉物成组悬挂或张贴于室内外。大者尺余,小者仅几厘米。最常见的就是风马图像印在四五公分见方的纸片上,这种风马纸片成千上万地印制,它也作为一种祭祀用品,煨桑时撒在喷吐飘飞的烟缕上,随着香烟飞升起来。
转经:
  佛教讲轮回,既有轮则必有一回路,然转经一圈即代表着信仰在一定程度上的圆满。
  圣城内的转经活动,主要以大昭寺释迦牟尼佛(佛祖12岁等身像)为核心进行。
  沿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
  当然,各大小寺院所依之经幡飞舞的山峦、各色佛塔、千姿百态的神山圣湖也都可以是转经的核心。 
放风筝:
 
  在西藏,秋季放风筝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千余年。 拉萨风筝,作为西藏风筝的代表,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式风筝,多为菱形,讲究彩绘和风筝线上玻璃碎粉的制作以及空中打斗技巧。
顶礼:          在雪域高原,经常可见磕拜长头者,以表示对佛的敬礼。驻立于某一处,反复磕拜者在寺庙和佛堂居多。一步一磕,长途跋涉至目的地,多见于从各地区通往拉萨的各条主要道路。
辩经:
            在藏传佛教的格鲁派中尤为受到重视,在格鲁派的各大寺院内,僧人自幼就要修习辩经之法,通过不断的辩论来获得对佛法最精深的理解。辩经多在露天场所举行,僧人们穿红袍分组辩论。辩论组合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站立的为提问者,答辩者均席地而坐。  
朵玛:        是藏语音译,意为“食子”,主要由糌粑捏成用以供祭祀的食品,其上还会有黏贴小的酥油花。 
   辛绕米沃齐创建了雍仲苯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苯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减少了杀戮。 
   这就是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 
   朵玛和酥油花也被其他藏传佛教的教派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我们现代藏族的许许多多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 
  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雍仲苯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苯教的遗俗。  
赛牦牛: 
         是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由经验丰富的骑手驾驭性情暴躁的耗牛进行赛跑比赛。
         原本在每年藏历11月25日进行,现已经成为望果节和雪顿节等藏族民俗节日里的精彩表演项目。
         比赛时,骑手待于起跑线,发令后即驭牛疾奔200-300米,以先到终点者为胜。 
巴让肖“骰子游戏”:
          藏语叫“肖”,是藏族传统的民间娱乐游戏之一。
         “肖”既是较量智慧的竞技活动,也是消遣寻乐的娱乐方式。由于骰子游戏适合藏民族的生存环境、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至今在藏区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它独有的气息。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种游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米拉热巴传》中提到尊者米拉热巴的父亲时,就有提到这个有趣的游戏。这种游戏中,对于骰点数字相关的、结合生活的念词是最有趣的,有如民谣,却深刻表达和记录着普通人的市井生活。
      如今,夏日的林卡,藏式酒吧,家庭聚会等等场合时常可见“肖”的游戏。
 藏族沐浴节:
         每年夏末秋初,世间万物之精华已融和于水。此秋水,一甘、二凉、三软、四轻、 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尤其经“金星”照耀后,更成为圣水和药水,浴之如药浴!又称,“嘎玛日吉”,经史800余年。
      传说:相传,很早以前青藏高原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清澈的河水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 
       从此,每年夏末初秋,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城市,农村和牧区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铺上卡垫,在水中嬉戏,游泳。妇女也毫无顾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尝醇厚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尽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抱石头:
        是藏族一种举石头较量臂力的运动。
   抱举石头比赛方法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将重约一百五十公斤的石头或装满沙子的皮袋抱起,然后从胸腹部抱至肩上或从腋下移到背上,负重走圈,走圈多者为胜。第二种是先把重约一百至一百五十公斤不同重量的石头抱至肩头,然后从肩部向后抛,以抛得远者为胜。第三种是比赛前先在重约一百至一百五十公斤的圆形石头表面上涂抹上酥油,使之腻滑,不易抱住。参赛者首先弯腰将巨石抱起,然后逐级抱至双腿、腹部、肩膀上,最后将石头从后背抛至地面,即为成功。第四种是也将石头抹上酥油,按第一种或第二种方式比赛。第五种比赛方式是参赛者把石头抱至左(右)肩头经过颈部移到右(左)肩头,再抱回胸部,周而复始,以次数多少定胜负。 
打阿嘎(舞蹈艺术场景)
 阿嘎:
              是藏族一种修筑屋顶或屋内地面的传统方法(建筑工艺),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藏语名称。高原温带半干旱灌木丛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土壤。)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坚实、平滑、不渗漏水。 
              劳动者手执木夯,分成组,在劳动时此起彼伏地唱着夯屋顶时的劳动歌。歌声统一着步调,木棒夯土的声音是节奏,一轮又一轮地合唱。这就是“打阿嘎”。 
          也被艺术化为一种反映劳动场景的舞蹈,进行舞台表演。 
 押加:  
           又称“大象拔河”和“藏式拔河”,在西藏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四川藏区,类似的活动称为“贲牛”。甘孜藏族自治州还有一种把腰带套在脖子上、面对面站立的拔河游戏,称做“格吞”。 
     押加这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是在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生活习俗基础上产生的,并以独特的形式世代相传,深受广大藏族群众的喜爱,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得以保存和发展。 
     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中押加为表演项目,1999年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押加被正式定为竞赛项目。 
     押加的活动形式有大象拔河、颈力比赛、腰力比赛和手力比赛等。在藏区押加比赛开展得很普遍,一到节假日各地都举行押加比赛。平日农牧闲暇时,在牧场上、在田间,人们相互把两条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和比赛。 
  由于押加的基本技术、比赛规则和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因此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此项运动不受年龄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故此,它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参加这项运动。 
   押加比赛在平整硬质地面上进行。比赛场地为长方形,宽2米,长9米。 比赛时,由两名运动员在比赛场地上,将一条长绸布带做成的圆环分别套于颈部(带子从两腿间通过),四肢着地并背向对方,向自己的前进方向奋力爬进,以一方将置于两者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利。
  甜茶:        是卫藏地区藏民族日常非常喜爱的一种热饮。主要原料为牛奶、红茶和糖。 
  据考,甜茶源自印度,进而风靡藏地。其口感不一,个人喜好也有所区别。因此对甜茶有着不同喜好的人们总是前往契合自己口味的甜茶馆。 
  喝一杯甜茶,品尝一碗藏面,和亲朋小聚闲聊,在高原慢生活里,是一份惬意的享受。 
  在拉萨,甜茶馆遍布大街小巷,已经成为拉萨人日常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体会和感受高原慢生活的好去处。 
欢乐的“吉韧”
 
            吉韧,号称“藏式台球”的藏族民间传统体育娱乐项目。
            吉韧桌面形状像围棋盘,长、宽均约一米左右,四边嵌有木板条,四角各有一个洞口。
          吉韧的棋球均为饼状的木质棋子,母球称为'安则',以手指弹(tan)击,击打棋球,棋球分黑白两种,各有9个,分属于对方。此外,还有一个叫'多玛布'(红色棋球)。
  '多玛布'必须是在打进了属于自己的一个以上的棋球后才能打击。而决胜时,则必须先打进'多玛布'后,才可以击打9个棋球中剩下的部分。 
赛马:
            藏语称'达久'。是藏族十分喜爱、流传最广的体育运动。西藏的骑术历史悠久,据《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有一种通讯骑兵,称'驿人',他们经常携带七寸金箭,往返奔驰于驿站之间,传达信令。《因语录》说,这种驿人'日行数百里,使者上马如飞,号为马使'。可见他们的骑术是相当精湛的。 
     据史书记载,第一次赛马会是在桑耶寺落成庆典时,约在公元729年,那次赛马一连进行了半个月。从壁画来看,传统比赛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长距离赛马跑,以快慢决胜负;还有一种是在中心点一骑士驻马而立,另有两骑士从等距离的两个地方相向飞驰,以先至中心者为胜。 
     然而,在民间,还有一种赛马,时常出现在望果节里,以御马拾哈达的方式进行,尤具民间民俗特点。


西藏旅游景点

西藏旅游景点
拉萨旅游景点
林芝旅游景点
日喀则旅游景点
转经筒
山南旅游景点
昌都旅游景点
那曲旅游景点
阿里旅游景点

↑热搜词:珠峰 布达拉宫 纳木错 川藏线
快速查询您将去西藏旅游的天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欢迎美国的朋友来西藏旅游!

预订夹

订单当前 0 路线.
小计 : ¥:0元
 下一步
语言: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mobile/手机版    货币: 
0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30-22:30

选择以下的方式马上沟通:

客服
热线

189-0891-0321
7 X 24小时客服服务电话

微信
客服

官方微信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