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藏民俗风情 / 樊跃:读懂生活就读懂了《印象·普陀》

樊跃:读懂生活就读懂了《印象·普陀》

 近日,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普陀》成功亮相,获得观众与媒体的一致称赞,连评论界也对其口碑颇佳。负责主创的张艺谋、樊跃、王潮歌成为了寒冬中最热的明星,其中总导演樊跃在百忙之中接受了记者专访,并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深入解读《印象·普陀》。

 
    以多媒体艺术形式 丰满了印象演出
 
    樊跃说,很多人在观看《印象·普陀》后非常喜欢里面的动漫片段,这也是他最想与大家分享的话题。动漫和实景的结合,是《印象·大红袍》里实景电影的延续和丰富。《大红袍》实景电影做了一个新奇而大胆的尝试,樊跃对动漫这种艺术形式更有兴趣也更自信,想在新的演出中让这种艺术形式更完善。
 
    樊跃在创作中,将多媒体等各种艺术形式组织在一起,他说:“当艺术语言的丰富性构建出来之后,目的性就随之清晰。宏大的、实景电影的概念就浮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印象”的一个前景和方向,能够逐渐走下去,给观众带来新鲜的东西,也是大众对我们印象演出“重复”质疑的一个应答。”
 
    动漫与实景的魅力碰撞 激发全新生命力
 
    之所以在《印象·普陀》里选择动漫的方式,樊跃认为,动漫有种非常可爱的美感和幽默感,它以一种虚拟的形象植入到实景中,用动漫特有的艺术语言,将所有的故事情节铺垫完之后,便具备了一种新的生命力和情感力度,感动观众,让观众融入其中,无法割舍。
 
    “像家里的宠物,一旦懂事,你就受不了,一旦动情,它就会打动你。动漫在整个故事里构建了一种新的生命感来跟观众沟通。”因此,樊跃要把动漫这种非常成熟的,深具独特魅力的艺术注入到实景演出中,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产生新鲜感和陌生。这种实景动漫也是樊跃最感兴趣的创新。
 
    以电影水准制作动漫 每块石头都精心布置
 
    樊跃选择了两个佛教故事,它们是佛教文化经典中的经典,能充分体现佛教智慧。
 
    从呈现方式上,为符合每个故事的气质,樊跃用非常洗练的语言,简洁的画面,留白的意境,来呈现第一个故事;第二个则是通过男女情感来讲“放下”的涵义,更有烟火气和幽默感,更能体现生活里大家的困惑。
 
    “整体制作过程就是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从对角色形象、音效、对白、动作、镜头、人物关系的设计和选择,到剪辑,以及如何将二维的动画植入到实景中,呈现出新的三维效果,还有时间的计算,节奏的把握。这对我来说不容易,但也更有挑战性,很过瘾。”樊跃满足的说。
 
    为了将动画和实景的完美结合,樊跃对周围环境做了细致的布局和设计:每块石头、每棵树、每个时间节点;对节奏性、观赏性、人物关系、立体关系的分配,都做了精确的处理和安排。
 
    作者用心灵创作 观者用心灵感受
 
    在实景演出里,自然环境是第一剧本,也是根基。为此,樊跃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来读这个“剧本”。在实景中,这块石头能做什么,庙宇、树木、花草、绿地,都能干什么,几乎每个地方都在他的观察和考量中。樊跃在普陀山读千千万万拜佛的人,想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虔诚……他说,当想到这些的时候,社会、人类、文明、宇宙这些宏大的概念会扑面而来,会有一种恍惚而真切的体悟,会抽离开自己,为芸芸众生所感动,会被佛教的力量所打动。
 
    当读懂这一切的时候,观众会看到樊跃在演出设计中的良苦用心。《祈愿》这个节目就是樊跃把自己对拜佛者的解读呈现出来。而在《生生不息》里,更完整的体现了樊跃对自然地解读,万物有灵,每一块石头、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是有灵性的,芸芸众生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你并不孤独,我们都在万物的繁衍生息中轮回不止。这是实景演出的精髓和与众不同之处,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力的,你的心也随之活了过来,去相信身边的美好,相信自然和希望。”樊跃深情的说道。
 
    随着对佛教的解读慢慢加深,樊跃认为,佛教是门真正的大艺术,能够让人沉浸在某种气氛里,怀着相约的心情与它约会,亲近,靠近它,如果《印象·普陀》也能做到这一点,要感谢观众,因为我把我的理解用艺术的方式献给他们,而他们在观看我们节目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解读,是这些观众让我们的作品和主题更加丰富,交相辉映,互相感动,他们完成了自我的心灵观光。”